凈空法師:澳洲佛七答問
www.trimworkscustomcarpentry.com皈依佛網;凈空法師講述(1999年9月12日)
王居士提了四個問題:
第一個是如何究竟方便幫助一個毀謗三寶、不信因果報應的家親眷屬?
這個是要有智慧,要有耐心,要自己做出修行的好榜樣,讓你家里人很明顯地感觸到,你學佛之前跟學佛之后,確確實實是不一樣,他自然就會贊嘆,自然就能夠感化。換句話說,家親眷屬還毀謗三寶,不相信因果,還要侮辱你,還要說你的閑話,他也是菩薩,他也是善知識,說明自己修行的功夫不夠,德行不能夠感化他們。過去我們在印光大師傳記里面看到,印光大師居住的寮房,里面有蒼蠅、有蚊蟲、有跳蚤,他的侍者要想方法把這些小動物清出去,他說不要,留它在此地,他是我的善知識,它們在我的房間證明我的德行不夠,不能感化它。印祖到七十歲之后,有人發現他所居住的地方,像這些小蟲、小動物,一個都沒有了,遷單,搬家搬走了。無論他到什么地方,別人住的時候有蒼蠅、有蚊蟲、有這些東西,印光大師到那兒一住,這都沒有了,一個找不到。你看看連蚊蟲、螞蟻、蒼蠅、跳蚤都會受感動,你現在家親眷屬不能感動,要學印光法師,真修實踐,這個事情就能做到。這兩天你們也看到杭州東天目山齊居士給你們作的報告,他上山的時候住在那個破廟里頭有蛇、有螞蟥,他在這里講過,那個螞蟥叮在身上吸血,他讓它吸,他說我欠你的,等你吃飽了你自然就離開,到以后他就跟它協商,我到山上來護法,恢復道場,請你們也發慈悲心,也幫助我,以后這些都沒有了,一個找不到,F在在他居住環境,一條蛇都找不到,真誠心就能感動人,決定不能夠有責備的心、不滿意的心,不可以,他也是佛菩薩再來的。我們把一切人看作自己父母,看作是佛菩薩,最恭誠、最尊敬的心,久久一定能夠感化。
第二個問題,同樣的是如何幫助有輕微精神病的眷屬?
除了勸他,他要能夠接受佛法,勸他念佛。凡是有精神病,這都是業障,佛跟我們講眾生的疾病三個來源:第一個是生理的疾病,飲食不留意,造成生理的病,這個可以看醫生,醫生能幫得上忙。第二種業病,這個諸位也有見到過,所謂著魔了,魔鬼附身,精神不正常,有這一類的。他常常聽到人講話,聽到人擾亂他、干擾他,這一種病醫藥沒辦法,它不是生理上的病,這是精神上的病。在佛法里面請法師來給他做佛事,希望調解,請法師調解,做佛事給他回向、給他誦經,他如果接受了他就走了,那你病就好了,所以這是調解。你們看慈悲三昧水懺,悟達國師得的人面瘡,是他前世的冤家,那是來報仇的;迦諾迦尊者給他調解,慈悲三昧水懺給他調解,他接受了就走了,他病就好了。第三種是業障病,這沒辦法,不是冤家又不是生理上的毛病,這一種病唯一的方法是懺悔,知道自己的過失,痛改前非,斷惡修善,行,他病能好。但是怎么能叫他知道自己的錯?怎么能叫他自己真正發心懺悔?這須要別人幫助他,他真正能夠接受、能夠依教奉行,這個病可以恢復,沒有問題。
第三個問題,他說若自己誠心精進念佛,當前就有實際的幫助,何須在往后?
當前就有,真誠恭敬念佛,但是你念佛要有成就,你把你的成績回向才行。如果你念佛沒有成就,你拿什么回向?拿什么幫助人家?《地藏經》上有證明,婆羅門女,你看看她念佛一天一夜,她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功夫、是成績,把一心不亂回向給她母親,母親生天了,從地獄生忉利天。如果她念佛念七天七夜都得不到一心,都得不到功夫成片,那就沒用處了。所以你念佛要有成績拿出來,這個成績,上等成績是理一心不亂,中等成績是事一心不亂,下等成績是功夫成片,沒有成績的話那這個東西不行,別說是你念一天,你念一年十年都沒用處,沒有成績拿出去。這個成績是什么呢?因為他逼著我精進,逼著我努力,說老實話,婆羅門女要不是她母親死了墮地獄,她不會精進,她哪里會有成就呢?你看她一天一夜,她能勇猛精進,為的什么?就為了要救母親,一念,沒有第二念。所以他得事一心,她不是得理一心,得事一心,事一心就是菩薩,不是凡人。所以她到地獄,無毒鬼王看到她,合掌稱她菩薩,超凡入圣,一天一夜完全轉變了,從凡夫轉變成菩薩。她為什么轉變?因為她母親墮落她才會轉變,她母親不墮地獄她才不會轉變。所以她的成就,她母親是她的增上緣,母親是因為這個功德生忉利天。你在這里誠心誠意念佛,也像婆羅門女一樣,念個一天七天,你就得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一般講的話,小乘跟阿羅漢的境界一樣,大乘是十信位的菩薩,換句話說你已經超越六道輪回,你不是凡夫,這個功德你回向給別人,他得真實利益。所以自己修行,照本宣科,照著這個去念,有口無心,念一輩子都沒用處,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這是超度的道理,這《地藏經》上說得很清楚,是這個道理才超度的。這個是幫助,現前實際的幫助,或者是往后的幫助,《地藏經》上都有很好的例子。
第四個問題,"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佛弟子應如何修行才能令妻子眷屬皈依三寶,不再謗佛?以彼名義作諸功德有效嗎?
有效,用他的名義來作功德有效果。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自己修行,自己修行必定得感應,只要你真修,與佛陀的教誨相應,你就得諸佛護念,你就得龍天善神保佑。所以這個天目山齊居士那種感應,你們聽了之后,這值得我們效法。我們有真誠心讓佛菩薩、讓護法神來度他,我們度不了,求佛菩薩、求護法神。如何能夠跟佛菩薩、護法神溝通呢?真誠,決定是為利他,不是為自利,就能感動諸佛菩薩,就能感動眾鬼神。
這一位李居士,他說我代表佛七同修及四眾弟子,懇請師父上人于澳洲凈宗學會開幕前,再來讓各同修聆聽開示及親近。這個我想我在新加坡時間沒有沖突的話,我會來參加。
這個是袁居士問的,他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經上說若一日至七日,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則得往生,是否表示至少須有二十四小時持續念佛不斷,功夫才算往生有希望?因為一睡覺做夢,功夫就夾雜間斷了。
這個沒錯,功夫確實不能間斷,而且心愿要懇切,深信切愿,只有這一個希望,把世間所有一切的緣統統斷掉,統統放下,心里只有唯一的一個愿望:求生凈土,決定不能再摻雜第二個愿望,這個樣子才能往生!秲敉潦ベt錄》里頭,宋朝瑩珂法師可以給我們作一個榜樣,瑩珂法師是出家人,這個出家人犯戒,不守清規,道場人也都瞧不起他。不過古時候的道場跟現在的道場是不一樣,古時候人的心能包容,只要不犯大戒,都可以原諒,大家不理你就是了,默擯,不跟你講話,不理你,并不趕你出門。有一天他算也是覺悟了,知道自己所作所為必墮地獄,想到墮地獄他就恐怖了,向同參道友請教,有沒有辦法救他。同參道友也不敢說話,給他一本《往生傳》,他自己看看,看了之后他有信心,他就把自己房門關起來,三天三夜不睡覺、不吃飯,一句佛號念到底,念了三天三夜,居然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告訴他,只要你能夠懺悔回頭,改過自新,你的陽壽還有十年,十年之后到你臨命終時,佛說我來接引你,撶娣◣熉犃税浲臃疬@個話,就跟阿彌陀佛祈求,他說我業障重,經不起誘惑,那十年我又不知道造多少罪業了,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可不可以?佛就答應了,說那也好,三天之后我接你往生,他三天之后念佛往生。這是很好的例子、很好的榜樣,那是真的去往生,有求必應。我們今天念佛念得消息都沒有,是不肯往生,如果說佛七天之后來接往生,恐怕念佛堂一個人都沒有,那還得了,七天就要死了,這還得了。所以我們的愿不懇切,似有似無,這是真的,佛知道,不是真的佛就不來了,真的他真來,假的就不來了。
第二個問題,法師提倡誦經專誦一經即夠,是否表示其他經亦不必求理解,例如聽講他經的錄音帶之類?
聽講經幫助你開智慧,可以聽講,不必去讀誦,也不必去求深解,懂多少就算多少,全心全力在念佛就好。但是誦經專誦一部你容易得定,如果你念太多的話,對這個確實有障礙。開悟之后就沒有關系,沒有開悟的話一定是要以修定為主。開悟之后那就是"法門無量誓愿學",一點障礙都沒有。沒有開悟的人是要從一部經上得定開悟,這是祖祖相傳的老方法,這個方法很有效果。專誦一經,隨便你誦哪一部經都能得定,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可是你涉獵太多的時候決定分心,這個對于修定就產生障礙。
這位鄭居士他問在新加坡那位六十二歲、預知時至的老菩薩,因為要遷就李木源居士而提早了往生的日期,為什么不在家往生而要到醫院?而從醫院運回家豈不是移動他的身體了嗎?
這是各人緣份不一樣,他預知時至,他知道他什么時候往生,他的家人不相信,他作不了主,兒女作主,兒女把他送到醫院,不是他要到醫院?墒堑结t院也好,把整個醫院的人都度了,他到醫院沒有叫醫生給他打針、給他做什么,他到醫院念佛,大聲念佛。醫生給他治療他不接受,就是一句佛號大聲念,念到醫生也跟到念,護士也跟到念,病人也跟他念,到五點鐘他準時走了,跟他講的一點沒錯。醫院是他的道場,最后他度了不少眾生,這種人一往生你就把他身體抬動沒有關系,因為他走了,他到極樂世界去了。為什么別的人死了之后八個小時、十二個小時不能,靠不住,不曉得是不是真去,他真去就沒事,立刻動他都沒有事情。如果不是真去,他的神識要八個小時到十二個小時才離開,你碰他他有痛苦,他有嗔恨心,他會墮落,是這個。這個他是真往生,他一斷氣立刻就把他抬動,怎么樣動他都沒有關系,人家已經成佛去了。這個跟一般人不可以相提并論,所以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他真的做佛去了,身體不相干,他已丟掉了。
這一位是桂蓮居士問的,她說弟子劉桂蓮贊嘆佛陀教育的偉大,更贊嘆凈空上人的恩惠全世界。若各國的首腦都能顯出佛心來干一切事業,世界還會有戰爭嗎?社會還會有動亂嗎?人民能不安居樂業嗎?
你所提的這三個問題就是現在講的多元文化,很難得在澳洲這個地區,這是這個地區很多地方的首長、宗教里面的領袖、學術界的領袖都有這個認識,都在認真努力去做,而且這幾年做得都相當有進步。我這一次來,昨天拜訪昆士蘭多元文化局的局長,今天你們看到我們推選的新會長葛蘭姆,他是澳洲人,這么多年來也不斷地在推動多元文化的共處。我聽他們兩個人跟我講都有進展,都有進步,所以我們要更努力來宣揚。尤其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能夠多有一點時間在澳洲各個地區去介紹一下,這是好事情。
這一位同修,他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他說他助念一位老居士,不識字,念佛一年,臨終甚至昏迷,彌留時佛號仍舊字句清楚不斷,最后指方立位,拜佛預知時至,當晚九點佛來接引,多次詢問回答都一樣,但最后于隔早七點眼睛張開時,勸請往生而斷氣,相差十個小時。請問師父此人是否有往生西方?
如果照你所說,他決定往生。
下面一個問題,他說一飲一啄皆是前定,此人今生會往生西方,也早注定的,一定好的嗎?
也可以這個說法,但是善導大師講得好,人一生的成就"總在遇緣不同",這個人有善根有福德,如果沒有聞到佛法,他就不能往生。他有機會聞到佛法、有機會聽到凈土法門,能信能愿能修,他這一生就決定得生。得生與否關鍵是在你能不能放得下,果然能把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那就是祖師講的"萬修萬人去"。凡是不能夠得生的,念佛不能生凈土的,都是自己放不下,這是關鍵,非常的重要。人在世間最麻煩的是人與人的相處,所謂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八苦里頭"愛別離"、"怨憎會"。你要真正能覺悟,真正能夠了解,樣樣都不放在心上,心地清凈,無有牽掛,這個念佛往生肯定成功,有一絲毫的牽掛都是麻煩,都是障礙。
這一位同修問的是人死后才幫助他助念,亡者生前不一定是念佛人,助念后身體非常柔軟,如何判斷他是往生西方或生天上?
這個生前不念佛的人,臨命終時勸他念佛他肯念,他有很好的瑞相,可能是往生。如果這個人生前不念佛,臨終的時候也不肯念佛,不相信往生西方,但是死了之后你給他念佛,念幾個小時身體柔軟,這消除他的業障,決定不墮惡道,這是肯定的。他能不能往生我們不敢講,決定不墮惡道。
這一位同修說我很久沒有到馬來西亞弘法,末學希望您能到那邊弘法利生,把佛法轉去馬來亞。這一位同修問說有些人嗔恨心很重,經常無來由地發火,即無名火,請老法師開示,這是什么原因?如何化解?
我剛才在那個門口坐著,跟我們家里出家的同修們也說到這個問題,嗔恨心重就說明這個人的業障習氣很重,很容易生嗔恚心,看人也不順眼,看事也不順眼,這是他的業障。但是對真正修行人,他是我們的善知識,為什么呢?忍辱波羅蜜要在這兒修。沒有這些人天天來找麻煩,天天來恨你,天天來罵你,天天來侮辱你、欺負你,你的忍辱波羅蜜到哪里去修?所以遇到這些人,我們一切承受合掌,他罵我,恭恭敬敬地聽,接受教訓,一句話都不要回,說完了謝謝他,阿彌陀佛。每一次他都罵,都是這個態度,久而久之他會覺悟,他會感動。不可以對罵,對罵沒完沒了,讓他一個人罵,罵累了他就不罵。他在那兒罵,我在這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讓他罵,消我的業障,他替我消業障,我念阿彌陀佛回向給他,修行就是修這個。所以贊嘆我們,不要生歡喜心,未必是真的,人家恭維你的,我哪有這個德行讓人家贊嘆,要生慚愧心。遇到這個嗔恨心重的,他替我消業障,我感謝他,他造業,我消業,所以我應當要感激他,他不造業我也消不掉,所以應當感謝他,應當要念阿彌陀佛回向給他,感他的恩。
這位同修來問,人神識脫離身體后,才念佛為亡者回向,或教他念佛,這樣還有機會往生西方嗎?
比較上困難,所以念佛最重要的是在他沒有斷氣之前,這個時候最重要,他在病重的時候,這七天當中,或者是三天當中,關鍵時候,念佛的效果比什么都殊勝,這是要開導他,要跟他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要勸他把這個世間要放下,這個世間沒有什么可留戀的,提醒他,那個念就有效。如果他業障習氣深重,斷了氣之后再給他念佛,剛才講的只能夠消他一些業障,幫助他不墮三惡道。
佛七期間守六齋日,不吃餓得發慌,沒力氣念佛,吃了是否犯戒?
不犯戒,所以在必要的時候,我們暫時開緣。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我就持午,晚上這一餐飯不吃,很多年了。我去受戒的時候我就開了,我晚上要吃,為什么呢?受戒很辛苦,工作量很大,晚上要拜佛、要拜懺,也是怕沒有體力,所以我受戒那一個月,我每天晚上都吃。所以有很多人他平常他不干,他到持戒的時候來裝模作樣,搞到兩三天不行了,體力不夠了,那何苦呢?所以一定要衡量自己的體力,現前修學的時間分量有多少,必須要有好的體力我們才能成就。所以念佛堂、禪堂,你看禪宗禪堂,禪堂一天有八、九頓,他不是吃三餐。我們現在在新加坡的念佛堂,因為晚上也不間斷,夜晚都有點心,二十四小時的供應。修行人要守住一個原則,不饑不飽,饑餓了發慌,你也念不下去,飽了就昏沉要睡覺,都不行,所以一定是要不饑不飽,覺得自己餓了就吃點點心,決定不能夠吃飽。所以說是真正用功的人五分飽,七分都不行,五分,保持這種狀況就很好,不饑不飽,這是古人幾千年的經驗。
這位同修問的,他說依師父的話,《無量壽經》先念三千遍再求解,這當中是否師父講解也暫時不聽,專誦《無量壽經》?
這個當中講解也可以聽,并不妨礙。專誦是修定,聽講是幫助你開智慧,可以同時進行,沒有妨礙。
這位同修問說,結婚有家庭的人如何斷情執?
你這個話問得好,這個情里頭最麻煩的是執,只要不執著就行了。在家也是菩薩,你看善財五十三參,有家庭的人占大多數,五十三位善知識,出家的只有五個人,在家的占大多數,都是在家佛,都是在家菩薩。他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在事上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今天妨礙是什么?妨礙是分別是執著,毛病出在這個地方。這個是很不容易修學的,人家真正得定開慧,他的心跟宇宙合成一體,虛空法界就是自己,他沒有執著。情變成智慧,轉情為智,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他作了個轉變,這個就是人家的功夫。他怎么能轉呢?他覺悟了;我們為什么轉不了呢?我們迷惑,迷就不能轉,悟就能轉,所以佛法修學關鍵就在破迷開悟。
一個平時念佛的人,病危往生,是否能往生西方?
這個問題關鍵在自己的信念,蕅益大師說得很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愿之有無,品位高下決定在念佛功夫的深淺,他這兩句話說得好。我們有真信切愿,剛才講的,真信、懇切的愿望,必須把世間一切都放下,如果世間還有留戀,還有牽掛,信就不真,愿就不切。真信切愿不但世法放下了,佛法也放下了,佛法無量無邊的法門,我就專修這個法門,其他的統統放下。這幾天你們聽講《華嚴經》的片段,也能覺察到,你看每一位菩薩修行一個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他只修一個,其他的統統放下。一切法門都放得下,何況世間法?所以他成功,一門深入。開悟之后還是一門深入,這了不起,在理論上講開悟之后可以一切法門都可以修學,這"法門無量誓愿學",但是我們所見到的,開悟之后他還是這一門,其他的法門他要不要學?他不學了。為什么不學呢?全都通達了,一部經通,一切經都通,你還要去學那些經?不須要了。一個法門通,所有的法門都通,你還去學那個法門?沒有必要。你真正這一部經通達,這個《大藏經》隨便拈哪部經來都一樣,你都可以講得頭頭是道,你都講得毫無障礙,通了嘛,一通一切通,就是這么個道理。
這一位同修問的,他說我們曾經在您講經時聽到,地獄只有兩種人能夠到得了,一種是菩薩,另外一種是業力所感者。但我們還曾在某本書中看到過,諦閑老法師的一個徒弟,由于舍棄不了出家前的銀銑,某日在睡夢中被抓到地府,罰從閻王殿抬銀兩到殿后去,他不愿抬,被兩個小鬼踢了一腳,感到疼痛無比,當即大喊一聲阿彌陀佛,很快被閻王又送回人間。請問老法師開示,這是什么原因?另外請老法師開示什么叫做"人間地獄"?
兩個問題,前面這個問題,他不是到地獄,他這是鬼道,見閻王是在鬼道。佛經里面說的很多,閻羅王、甚至于閻羅王底下的這些鬼王,很多都是佛菩薩化身的。我們在《地藏經》上看到,地藏法會是世尊在忉利天宮召集的,那是佛菩薩的境界。地藏菩薩參加了,地藏菩薩率領一些閻王、鬼王也參加了,閻羅王、鬼王是三惡道,他怎么有資格參加佛與大菩薩的法會?實際上那些人就跟《華嚴經》上講的眾神眾一樣,這些都是諸佛菩薩化身的,《普門品》里面講應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薩就現什么身,所現的身相不一樣,但是都是諸佛如來、法身大士。諸佛如來沒有不尊重阿彌陀佛的,所以你是阿彌陀佛的弟子就沾好大的光,諸佛菩薩見到你另眼相看,地獄鬼王聽說你念阿彌陀佛,趕快送你回來,你不念他不就抓進去了,也是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的一種手段,勸人念佛,知道念佛功德不可思議,這個也是作證明。
第二個問題他問什么叫"人間地獄"?人間種種苦報相當于地獄,這就稱為人間地獄。
好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家知道的,德國納粹的那個集中營,那就是真的人間地獄。你關在集中營里面,吃的連畜生都不如,虐待你,天天鞭打你、懲罰你,把你折磨死,跟地獄所受的苦報沒有兩樣,這人間地獄。在日本人憲兵隊里頭,跟納粹也沒有兩樣,所以生活在這個環境里頭,這是人間地獄,這是戰爭帶來的災害。另外一種是自然災害,像非洲很多地方,我們沒有去過,但是在電視里看到過,他們饑餓,沒有東西吃,沒有衣服穿,我們看到全身赤裸,人廋得皮包骨頭,那是人間地獄。在佛法里面來說,人到世間來,兩種業,我們投生到人道的業叫引業,引導你到這個世間來受生,我們這個業是相同的。在人間地獄那個業,跟我們的業也是相同的,你得的人身。第二種業叫滿業,滿業各個不相同,滿業是你的健康、你的生活受用,這些差別每一個人不一樣。有人富貴,有人貧賤,有人一生生活得很幸福,有人一生生活得非常痛苦。這是什么原因呢?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惡業的果報。所以我們曉得、明了這些事情,心就平了。他有錢,他發大財,我貧窮,三餐不繼,明白了,人家過去修財布施,我過去吝嗇,好事一毛不拔。怎樣改善呢?改善就是要修因,懂得因果的道理,我現在肯修布施,我就可以把我的環境慢慢轉變,你靠別人不行,一定要自己覺悟。我這一生當中,前世是修慧不修福,佛經里面講"羅漢托空缽",生活非常艱苦。學了佛之后,章嘉大師,我學佛頭一天見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就教我布施,所以我晚年有福報,這個福報是這一生當中學佛以后才修的。我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很多毛病習氣,跟袁了凡一樣,所以我讀《了凡四訓》非常受感動。了凡先生所有的毛病我都有,他有的好處我都沒有,我比他更苦。年輕的時候狂妄自大,目中無人,喜歡欺負人,喜歡挖苦人,喜歡讓人家下不了臺,我在那里開心,所以跟很多人結了冤仇,言語當中、態度當中確實是目中無人,狂妄自大、貢高我慢,我年輕是這種人。學佛之后念《了凡四訓》才知道自己過失,才慢慢改過自新,學謙虛、學忍讓,所以別人加給我的侮辱,我能夠忍受,我想想從前我也是這中態度對人,現在人家用這個方法對我,是因果報應。我承受了,歡喜接受就報掉了,報掉業障就消了,所以自己修行才有一點功夫,才有這么一點成就!读朔菜挠枴肥侵扃R宙老居士送給我的,我剛剛學佛的時候,他送我這本書,所以我學佛,說起來最大的幸運,就是遇到真正的好老師,沒有走冤枉路。我自己修學的態度,我跟一個人學,我學得很專,不雜,這也是我自己修學得力之處。我們看看古時候,世出世間做學生的真正有成就,實在講也是這么一個原則,是講師承,學一家之言,真的是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才能成就,這些都可以提供諸位同修作為參考。
下面有位居士問兩個問題,他說在多年前有過四次很清楚的聲音給我聽,是何原因?第一次說《佛陀傳》,他聽到兩次;第二次說《唯心論》,我沒有找到此書,請師父借給我看看;第三次說《萬法唯心》,是在靜坐當中;第四次說《往生咒》,那時我的頭目被壓得很緊,念了就沒事。
你既然是有過四次,前面三次就不要了,留后面一次就好了,前面三次過時了。所以只要把后面的抓住就行。念阿彌陀佛跟念往生咒是一個意思,你可以試試看。如果念阿彌陀佛有效果,那就念佛;念阿彌陀佛沒有效果,念往生咒有效果,你就專念往生咒,也決定得生。因為往生咒第一句就是佛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
第二個問題,我們在生活當中如何學習破四相?
這一句很重要,學習破四相就是學習不分別不執著,才哪里學起呢?先學不執著。對什么事情都不要去執著它,知道一切相是假的,你何必去執著。所以常常念《金剛經》上四句偈可以幫助你,"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常念這個偈子能幫助你破四相。
這位同修問的,他有一個問題是如有學佛者有意無意障礙和斷送孩童念佛,或學佛者是有罪過否?請問老法師如念佛時,是否孩童之心比成年人之心來得清凈多?和佛菩薩能感應道交。請老法師為凡夫的我解答。
兒童當中也有佛菩薩再來的,我們凡夫不認識!度A嚴經》五十三參就有兩個小朋友:德生童子,有德童女,是小朋友!斗ㄈA經》上龍女八歲成佛,諸佛菩薩示現的。真正講修學,當然最好從小就開始,那個根扎得堅固。所以我這一次聽到葛蘭姆根?尤里跟我說,澳洲政府現在已經制定了法令,從幼稚園、小學就要讀這些宗教課程,從小培養。所以他這次來問我們收集小朋友學佛的教材,我們沒想到這個事情在外國下手,我們中國沒想到。澳洲這個做法我想他們從英國學來的,前年英國已經開始小學、中學、大學里面都有佛經的課程,給學生們讀,一定要給他們編一套教材,這個經典不適合他們,要把經典里頭的這些義理重新編。我聽到這個訊息,我回到新加坡就會找人來收集資料,來編教材。這個難得,一定要從小培養起。道場里面它有道場的規矩,小朋友能夠守規矩,這我們應當歡迎的;小朋友不守規矩,擾亂道場,這個不可以,這個就不能來。所以定的規矩,規矩也不離人情,情理法三方面都要顧到。真念佛,真歡喜念佛,他能讓我們大人受感動,小朋友都念佛了,我不念佛我還比不上他,我要跟他學,他是我的好榜樣。所以道場有規矩,但是也有情理,只要他是真的來念佛,我們就不能把他看成兒童,不能把他看作小孩。他如果很頑皮,到這里來玩的,念幾聲佛號就擾亂別人,那就請他出去,這要嚴厲地執法。所以這個要看當時環境,我們來用智慧判斷,要怎樣來處理。實在講我們道場太小了,場所不夠,人手也不夠,F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我們每個星期六晚上講經,聽眾大概有一兩千人,也有很多人把家里小孩帶來,專門有一個教室,有幾位老師教小朋友,小朋友也上課,聽說現在小朋友有四百多人,有十幾個老師來輔導他們,小朋友也非常歡喜。所以人手夠、場地大,事情就好辦,我們還是人手不夠、場地不夠。場地問題不大,我多蓋幾間就行了,人手太難,現在人是第一個問題。所以我們四眾同修如何和睦相處、互助合作,這個里頭一定要有規過勸善,要勸導。人都有過失,自己不知道自己有過失,別人看出來,規勸的時候是在沒有第三個人聽到、見到,有人看到你勸導他,說他怎么不好,他會難為情,不但不能接受,他還懷恨,變成冤家對頭。在沒有人見到的地方,以好心勸導他,希望一切以道場為重,以佛法為重,能夠犧牲自己一點的成見,犧牲自己一點的執著,一些分別,就能夠和睦相處了。跟人不能相處,沒有別的原因,堅固自己的執著,不肯忍讓,才發生沖突,才發生不愉快。每一個人退一步,每一個人讓一步,海闊天空。我曾經有一次,好像是早餐講話的時候,講了一次忍讓,世出世間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之所以能有成就,沒有別的,就是懂得讓,讓決定不吃虧,決定占大便宜。不肯忍讓的人最后吃虧,真正得大利益的人忍讓。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都看得到,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過去有成就的人、現前有成就的人,你仔細觀察,真正成就沒有一個不是謙讓的,謙虛忍讓。凡是不肯忍讓的人成就很有限,縱有福報成就也不大。
好了,今天我們就到這個地方圓滿,謝謝諸位同修。希望大家認真努力地念佛,四眾同修和睦相處,才能得到諸佛的感應,龍天善神護持道場。祈望諸位在這佛七期間當中,個個都有成就。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