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 般若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 《心經》開頭便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惯@是觀音法門中大小乘共通的基礎,也是大乘的極則。即是用分析的方法,觀察眾生及眾生所處的環境,包括色法的物質世界和心法的精神世界,不出五類,物質的色法,即是眾生的身體及身體所賴以生存活動的環境,精神的心法,即是心理的活動以及其動因、動力、動的結果,此結果又成為另一循環的動因,佛學專有名詞,稱之為心念,稱之為識。凡動皆由于因,凡動皆產生果,其間動的作用,稱為造業,造業的結果,稱為業力的感受果報。如果眾生能洞察,五蘊所成的世界,無一是真,無一能常,便不起貪鎮等執著,不執著的當下即能不受貪鎮等的煩惱所苦,便能不再繼續造循環不已的生死業,便能雖處生死,而離一切苦了。觀自在菩薩是以甚深的智慧力,直下徹見五蘊的世間法,無非是空。小乘知空而不住有,所以出世;菩薩證空,連空亦無,所以入世。凡夫未證五蘊皆空,所以戀世、迷惑、困擾、不知何去何從,而又事事執著,處處煩惱。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