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轉世 投胎人間 慈航轉世 投胎人間 距今兩千年前,也就是周朝末年,地處中原的諸侯列國,為了稱王稱霸,連年征戰,兵戟相見,鬧得國無靜土,人無寧日。然而,在中原的西邊有個興林國卻是另一番太平盛世景象。土地肥沃,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樂業,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這個興林國,與中原各國之間橫隔一座高大雄偉的大山——須彌山。此山陡峭險峻,高可接天。且山上終年積雪,幾乎無人敢于貿然東行,正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天然原因,使得她與中原各國素少來往,因而也落個清靜安寧。 興林國歷史悠久,有約三萬六千里國土,在西北部尊得一方。當時。興林國的國王是婆迦,年號妙莊。此君是一位賢明有德的君王,他的王后名叫寶德,夫婦二人男能女賢,生活十方美滿。不過,天下的事情總會有遺憾,婆迦雖然貴為一國之君,卻膝下無子,只有兩位公主,當時婆迦已經年逾六十,因為后嗣無人,所以常常郁悶不樂。時間一晃,又是十幾個寒暑相交的春秋,妙莊十七年的一個夏天,御花園中的池塘里。白色的蓮花正俏然盛開,微風拂過,清香飄動。賢惠的寶德王后深知丈夫因無人繼太子之位而常常憂愁,所以讓人在御花園中擺下筵席,請婆迦過來一邊欣賞清凈高雅的蓮花,一邊飲酒,借以散心。妙莊王感激皇后的美意,雖然心中苦悶,卻也強作歡顏。但是當看到著滿塘的蓮花潔白無瑕,聞到一陣陣泌人心脾的幽香,伴著宮娥的輕歌曼舞,與心愛的皇后共飲美酒。妙莊王的心情也漸漸開朗起來,一切煩惱不知不覺地都拋到九霄云外了。說笑之間,不覺已玉兔西斜,妙莊王這才攜皇后回宮就寢。 次日清晨,寶德皇后一覺醒來。所夜的夢境歷歷在目。想起來卻也不得其解。原來,寶德皇后夢見自己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仿佛是海邊,白茫茫的一片,無邊無岸。正在不只所措的時候,突然水中升起一朵蓮花,這蓮花初時大小與普通的蓮花兵無兩樣,不想他卻越來越大。越長越高。并且放出萬丈耀眼的金光,晃得皇后連眼睛也睜不開了。等到重新睜開眼睛來看,金光]色得蓮花已經不見了,只見現出一座神山,山上隱約可見有些重重疊疊得樓閣,山的中間有一座七層高的塔,塔頂上安放著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放射奇異的光芒.寶德皇后正看得入神,這顆明珠忽然冉冉升起越升越高,漸漸化作一輪紅日,皇后正覺得奇怪,著輪紅日竟然“轟”的一聲從空中掉下來,說來也奇怪,正巧落到寶德皇后得懷中.皇后心中一驚,連忙要掙脫,可腳下卻生了根似的,欲動不能,她這么一害怕,就從夢中驚醒了。 皇后不知此夢主兇主吉,便把這個奇怪得夢講給妙莊王聽,妙莊王聽后心中暗喜,他對妻子說道:“此夢一定是大喜大利,你所夢見的那分明是佛國圣境,那顆落入你懷中的明珠一定佛珠投胎。愛妻,我們等待得到皇子的喜訊吧!”寶德皇后聽了這番話,也高興的不得了。夫婦倆人心中都充滿了希望。 在妙解夢的那天后,寶德皇后確實懷了身孕。說來也怪,自從懷孕之后,皇后對往常他最愛吃得肉呀、魚呀等葷腥,聞一聞都會惡心得要嘔吐。于是,寶德皇后就漸漸地吃起齋來。時間飛逝,轉眼間已到了皇后臨產之時,宮中上上下下都做好了慶祝的準備。妙莊十八年二月十九日,寶德皇后又生下一個公主。妙壯王聽到稟報,心中無限遺憾。但是,前來稟報得宮女告訴妙莊王,公主出生時發生了許多奇怪的現象:各種色彩艷麗得鳥兒聚集在樹上歌唱;屋子里飄滿了奇異得香氣。聽了這些,又聯想起當初皇后受孕之時所做得夢,妙莊王確信此公主來歷非同一般,心中也產生了幾許寬慰。妙莊王的前兩位公主分別叫妙音和妙元,于是,他提起筆來寫“妙善”二字,作為三公主得名字。 怪翁奇言 點破因緣 再說興林國得朝野臣民,聽說又添了一位公主,真是歡欣鼓舞。宮中大擺筵席,歡慶三日,慶祝小公主的降生,超中百官全都到場祝賀。歡宴之時,妙莊王心中十分愉快,他命宮女將小公主抱出來與群臣相見。說來也怪,這小公主在后宮還是好好的,可是一抱到那酒肉飄香的大殿上就哭鬧不停。宮女聽她這么一哭,慌了手腳,急忙哄她,可是無論怎樣哄,公主依然哭個不停,而且哭聲越來越大?吹竭@番情景,大家有些不知所措,妙莊王也無計可施。 就在這時,宮中得侍衛前來稟報,說門外有一個老翁前來求見,說是有禮物要給小公主。妙莊王就宣這位老翁上殿,問道:“老人家,你姓什么,叫什么,是何方人士呢?”這位老翁說道:“請不要問老拙姓甚名誰,老拙今天到這里,一則向你道喜,二則是想說一說著三公主得來歷。你可別小看這位三公主,她降生于此是要把這人王得國家變成佛王得國家,因為他就是慈航大士的投胎轉世! 妙莊王聽得此言,不覺哈哈大笑。他說道:“你這一把年紀了,卻還在胡說八道,慈航大士怎么會投胎到這里做一個肉眼凡胎的人呢?你著老頭真是一派胡言!崩衔搪牭么嗽,面色坦然,只是微微一笑,說道:“你有所不知,在佛門只內,也有抱入世觀的。這位慈航大士因見人間有太多得苦難、太多塵劫,于是發了救苦救難得大愿,便投胎入世。老拙怎敢在此胡亂語! 妙莊王有問道:“倘若三公主真如你所言,是慈航大士地投胎,那為什么不投個男胎,偏偏要投個女胎呢?” 老翁道:“善哉善哉。這其中因緣老拙我不遍細言,終有一天回見分曉的! 他們正在說著話,這小公主卻越哭越厲害了。聽見女兒哭聲越來越大,妙莊王心中一動,問道:“既然你能說出前世因緣,能否叫小公主不要啼哭了呢?” 老翁笑著說道:“可以。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小公主之所以啼哭不止,是因為她有一顆大慈大悲之心。她看見今天父親為了慶祝她得降生而大擺酒席,不知殺了多少雞鴨魚畜,這些那一個不是生命呢?她是憐憫這些生命,所以才啼哭不止。待老拙在她耳邊念一偈,她自然就不會再哭了!闭f罷,老翁走近小公主,在老翁她耳邊輕聲地唱道:“莫要哭,莫要哭!莫要昏了神,閉塞了聰明,莫要忘記了你得大悲宏愿,入世的慈心。須知有三千浩劫,須有你去度:三千善事,須待你去行。莫要哭,莫要哭!” 說來真奇怪,老翁這話因剛起,小公主就停止了啼哭,看看她認真地聽,仿佛聽得懂一樣。弄得妙莊王和群臣面面相覷。正當大家驚奇之時,忽聽這位老翁說道:"老拙的使命已經完成了.這就告辭了!闭f完深鞠一躬,兩袖輕拂,如請風一般走下大殿,不見了蹤影。 葬蟻救蟬 初顯慈悲 自從那位;老翁離去之后,妙莊王無論怎樣派人尋找都找不到他得蹤影。興林國有個丞相。名叫阿那羅,此人深信佛法,他對妙莊王說,這位老翁一定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化身。妙莊王一聽,有將事情得全部過程反復思量,覺得也頗有道理。只怪自己肉眼凡珠未能識破,又多了一些遺憾。 沒想到,這件事情卻在民間地傳播開來,而且越傳月神奇。結果全國百得人心都移向了佛門。于是興林國,上至高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無不誦經念佛。 再說這位妙善公主,在寶德皇后得悉心教育下,漸漸長大。斗轉星移,不覺間她以長到三四歲得樣子,聰明可愛,脾氣與同齡得孩子不甚相同,常常講出一些頗有道理的話來,甚至比兩個姐姐好要高出一籌。更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只喜歡吃素,一吃葷腥就嘔吐不止,而且她只原穿樸素的粗布衣。 妙善公主六歲時,開始上學讀書。她聰明好學,智力非同一般,又有著朝群的領悟能力。妙莊王和寶德皇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把三公主視為掌上明珠。他們暗自琢磨,有這樣一個好女兒,將來可以招一個好駙馬,這大好江山就后繼有人了。于是,夫婦二人望子之心也就漸漸淡了。 妙莊王與寶德皇后因為寵愛三女兒,自然就對妙音、妙元兩位公主有所冷落,于是兩位公主也不禁自嘆命運不公。一天,妙音、妙元兩位公主一同游玩,突然間,她們遠遠地看見她們的小妹妹蹲在遠處得地上一動不動,好像是在聚精會神地看著什么。她們覺的好奇怪就走過去想看個究竟。原來。妙善公主正在全神貫注地看兩群螞蟻打架。小公主的看同見兩位姐姐,便說道:“姐姐,姐姐,和我一起把這些死去的螞蟻撿起來埋掉好嗎?你們看他們多可鄰!”聽了這番話,妙音和秒元二位公主都要死了,她們說道:“還以為你在干什么呢,原來只是在這里做寫愚蠢得事情,我們才沒工夫做這些事情呢!闭f罷她們轉身走開了。妙善見兩外姐姐不肯幫忙,只好自己動手想將那些死去的螞蟻撿起來?墒亲屑氁豢,這兩群螞蟻混戰在一起,而且螞蟻又十分細小,根本列法把那些螞蟻的尸體順利的撿起來。她想:這些小小的螞蟻,一定是為了食物之爭才打得不可開交?蓱z這些小小的生命,如此的自相殘殺,短短的一生就變樣的結束了。倒不如我給它們一些食物,這樣它們就不會再爭斗了,我也好把那些死去的螞蟻的尸體撿起來埋葬掉。于是。妙善公主趕快去取來一些些甜甜的餅屑,撒在螞蟻洞口。兩群螞蟻聞到餅屑的香味,果然分開不再爭斗了。公主便把那些死去的螞蟻的尸體撿起來,在一棵大樹下埋葬了。 再說妙音、妙元一路上議論著三公主回到宮中,出于對小妺妺受父母寵愛的妒忌,她們對寶德皇后添油加醋地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本一為皇后一定會責罵小公主,沒想到,皇后聽可笑著說:"你們看看,自己的妹妹有一顆多么慈悲的心啊,往后你們兩個要多向妹妹學學!眱晌还髀犇赣H這樣說,委屈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妙善公主見到母親,寶德皇后問起了她埋螞蟻之事,于事公主向母后詳細地講了此事。寶德皇后聽后,心疼地說道:“你也太淘氣了,雖說你做的是善事,可是若碰到毒螞蟻,被咬傷了,你可怎么辦呢?以后做事要小心!泵钌乒髀犃四赣H的教導,點點頭,有說道:“母親有所不知,那螞蟻雖是微小的蟲類,可是條小生命!孩兒看到他們爭斗相傷,心里實在不忍。而且那些小螞蟻似乎也有靈性,并不曾咬到孩兒,母親盡管放心好了! 很快,夏天又來到了,御花園中繁花似錦,蜂碟飛舞,樹上也是蟬聲一片,好一個熱鬧的盛夏。一天,妙善公主在宮中覺得悶熱無比,便帶了一名宮女到御花園中乘涼。她走到了一片樹陰之下,清風徐徐,公主感到十分涼快。當時,一只孤蟬正倚在枝頭,和諧地鳴唱。妙善公主靜靜地坐在樹下,思緒萬千:這世上的人 啊,總是勞碌奔忙,爭名奪利,到頭來也無法躲避厄運,免不了要受劫難。應該想個方法使世上百姓能脫離苦海,免除塵劫。公主的思緒越飛越遠,仿佛入定了似的。就在她出神的時候,那原本和諧悅耳的蟬聲突然間急噪起來。 公主心中一驚,抬起頭來向樹上看去。只見在翠綠的枝頭,那只鳴蟬的身后有一只螳螂,螳螂的一雙大斧已經將蟬緊緊捉住,正欲將它吃下去。妙善公主看的分明,她怎么能讓這個小生命就此斷送螳螂的口中,她心中著急,又夠不到樹枝,于是就登上石凳,伸手去捉那只螳螂。就在她馬上要捉到螳螂的時候,那只螳螂發現有人要捉它,回身便是一斧,正好砍在公主的手臂上,鮮血立刻流了出來,公主感到疼痛難忍,眼前一黑,從石凳上摔了下來。這一摔可不得了,她的額頭正巧磕了一塊石頭,磕出了一個洞,血流如注,昏了過去。 等到公主醒過來,她已經在寢宮的床上了,額頭依然刺通難忍,妙莊王和皇后正守在她的身連,他們見女兒蘇醒了過來,急忙詢問事情的經過。妙善公主知道如果說出真相,父母一定又會怪她不小心,可是讓她說謊真是比登天還難,于是她就一五一十地說出了真相。妙莊王聽后又是生氣又是心疼,說道:“孩子呀,你怎么就不聽勸呢?你只為了一只鳴蟬就不顧自己的安危,這樣豈不是自討苦吃,也太魯莽了。今天吃了這樣的苦頭,你一定要長個記性,下次一定不要再辛鬧了!惫髀犃,點了點頭。 公主這次受傷可真是傷得不輕,臥床休了一個月,額頭上的傷口倒是痊愈了,可是卻落下了一個桂圓大的傷疤,就如同美玉上有了一個瑕疵。 青年獻方 尋蓮祛疤 再說妙莊王,由于自已心疼的小女兒額頭上多了一個難看的傷疤,就多了一個心病。他四處尋找名醫良方,想要治好女兒額頭上的疤痕?墒桥d林國若大一個國家,居然無人能醫好公主的傷疤。就在大家快要絕望的時候,有一個青年求見妙莊王,說是有良方能治好公主的傷疤。妙莊王急忙召見他。只見青年一表人材,舉止大方,風流儒雅。這個青年名叫樓那富律,他對妙莊王說道:“公主并不是尋常的藥方所能治得了的,但是醫治公主的良方倒有一個!泵钋f王冷笑到:“難道你要獻上的是一個仙方嗎?看你一個小小的書生,諒你也拿不出什么仙方來!睒悄歉宦烧f道:“正是,公主的傷疤的確只有仙方才能醫治,仙方雖不易得,但只要心誠,仙方也不是得不到的。我所獻的仙方是一朵蓮花,這蓮花絕不是你池中的蓮花,而是一朵金蓮。它長在山中,根不帶泥,葉不帶塵,冒雪盛開,聞聲則隱。這金蓮的花瓣可使妙善公主額頭上的傷疤消失! 妙莊王聽了這話,覺得三分是真七分是假,根本不肯相信。他連連搖頭道:“這一定是你編造出來期騙世人的謊言。世上怎么會有這種蓮花?”樓那富律笑了笑,說道:“有是有的。這樣的蓮花世上只有三朵:一朵被王母娘娘移上了天宮,種在瑤池里;一朵被佛袓釋迦牟尼帶往西天,做成了蓮臺;還有一朵就在人間,當然它只待有緣人去摘取” 妙莊王聽此話說得有板有眼忙問道:那么,留在人間的這一朵現在何處呢?”樓那富律微笑著說:“說遠不遠,說近不近。我國東南有座須彌山,此山有座無比險峻的高峰,名叫雪蓮峰,那朵蓮花就在這山峰的一個冰窟中。如果真的摘到此花,一定要能吃苦,肯受累。心誠方能得到它。 妙莊王沉思了片刻,說道:“好吧,為了公主,就暫且相信你。我要派人去摘那朵金花,但是你要暫時留在宮中,如果真的摘到了蓮花就放你走,如果根本就沒有這花,就別怪我對你不客氣了!睒悄歉宦缮駪B自若地說:“可以!庇谑,妙莊王就忙著吩咐人去摘蓮花了。 丞相阿那羅對妙莊王說道:“此去須彌山 ,山高路遠。倘若不是一個膽識過人、毅力非凡的人是不可能辦到的。而且這個人還要能信得過,否則他回來謊報情況也會耽誤大事。請你謹慎決定!泵钋f王覺得此話有理,便與眾朝君商議,大家一致推薦值殿將軍迦葉。妙莊王也深知迦葉智勇雙全,于是就賜灑為他壯行。迦葉又選出五十名精兵強將,帶齊物資,騎上駱駝。朝著須彌山出發了。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