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的身世 觀音的身世 據《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阿難曾向釋迦牟尼佛請問觀世音菩薩的來歷。佛陀告訴阿難,觀音早在過去無量劫中成佛,號正法明如來。因為發大悲愿心,要度娑婆世界的苦難眾生,所以來到人世間現菩薩相。 又據《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中釋迦佛對阿難說,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自己嘗在正法明如來(即觀世音菩薩過去佛號)身邊做苦行弟子,是經彼教化后始獲成佛證果的。 觀音菩薩傳入中國大約是魏晉時期,觀音菩薩是隨著魏晉時期凈土宗的盛行而日益深入人心的。凈土宗的信仰是稱名念佛往生阿彌陀佛凈土即西方極樂世界。魏晉時期社會的動亂是造成這種信仰盛行的社會現實根源。哀鴻遍野、苦難深重的動亂社會,更促使人們信崇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在印度佛教龐大的佛菩薩王國里,中國民眾很快選擇了觀音菩薩,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廣大民眾祈望有一位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懸的救世主。在頻生的天災人禍面前,束手無策、陷于失望甚至絕望境地的平民百姓,需要這樣的救世主。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家基辛說:“宗教強化了人類應付人生問題的能力,這些問題即死亡、疾病、饑荒、洪水、失敗等等。在遭逢悲劇、焦慮和危機之時,宗教可以撫慰人類的心理,給予安全感和生命意義,因為這個世界從自然主義的立場而言,充滿了不可預料、反復無常和意外的悲劇!敝袊癖娦叛鲇^音菩薩原因即在于此。但是,中國民眾接受印度的佛菩薩卻又并非全部照搬,而是改造為中國菩薩。隨著佛教中國化的發展,印度的觀音形象逐漸發生重大變化。這個變化就是,觀音入主中國初期,觀音還是以“偉丈夫”男菩薩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中國早期觀音造像,例如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南北朝的木雕,觀音都是以男子漢形象出現,嘴唇上還有兩撇小胡子。后來,特別是唐宋以后,觀音完全變為女菩薩,而且是非常秀美嫵媚的女菩薩。 中國佛教對觀音的改造,突出地表現在編造觀音菩薩的新的身世,這就是廣泛流傳的觀音為妙善公主說。印度的男觀音變成了西域興林國妙莊王的三公主。這種女觀音身世說,最早見于宋代朱弁《曲洧舊聞》。其后,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觀世音菩薩傳略》成為完整的傳記。以此為藍本,還陸續出現了《香山寶卷》、《南海觀音全傳》、《觀音得道》等一大批觀音故事書。這些觀音故事的廣泛流傳,深入人心,致使中國化的女觀音菩薩,完全取代了印度佛典中的“正宗”的男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可以顯化為多種寶相,《楞嚴經》也有明確記載:“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凈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币罁^音菩薩隨意顯化這一特點,觀音菩薩傳入中國后,在中國各佛教宗派和中國民間又各各供奉著各種觀音,如密宗所傳為六觀音,天臺宗所傳也為六觀音,中國民間則盛傳三十三觀音。 密宗六觀音為千手千眼觀音、圣觀音、馬頭觀音、十一面觀音、準胝觀音和如意輪觀音。 天臺宗崇奉六觀音為大悲觀音、大慈觀音、師子無畏觀音、大光普照觀音、天人丈夫觀音、大梵深遠觀音!赌υX止觀》對天臺宗六觀音作了簡要說明:“大悲觀世音破地獄道三障,此道苦最重,宜用‘大悲’;大慈觀世音破餓鬼道三障,此道饑渴,宜用‘大慈’;師子無畏觀世音破畜生道三障,獸王威猛,宜用‘無畏’;大光普照觀世音破阿修羅三障,其道猜忌嫉疑,宜用‘普照’;天人丈夫觀世音破人道三障,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稱‘天人’,理則見佛性,稱‘丈夫’;大梵深遠觀世音破天道三障,‘梵’是天王,標王得臣! 中國民間流傳的三十三觀音,多是唐以后逐漸定型流傳至今的。三十三觀音的形象,則為中國古代畫家依據流傳故事而精心創作的。三十三觀音是:(1)楊枝觀音:造型為立像,手持凈瓶、楊枝,常戴女式風貌和披肩長巾。(2)龍頭觀音:造型為云中乘龍。(3)持經觀音:坐在崎嶇巖石上,手持經卷。(4)圓光觀音:合掌坐于巖石上,身后現圓光火焰。(5)游戲觀音:乘五色云,左手放于偏臍處。(6)白衣觀音:身披白衣,左手持蓮花,右手作與愿印。(7)臥蓮觀音:臥于池中蓮花之上。(瀧見觀音:坐巖石觀賞瀑泉。(9)施藥觀音:手持藥草。(10)魚籃觀音:手提魚籃。(11)德王觀音:趺坐于巖畔,左手置膝上,右手持樹枝。(12)水月觀音:法相現身月色水光中。(13)一葉觀音:乘一片蓮花飄于水面。(14)青頸觀音:坐于斷巖,右膝立起,右手置膝,左手扶巖壁。(15)威德觀音:坐巖畔,左手執金剛杵,右手持蓮花,作觀水狀。(16)延命觀音:頭戴寶冠,或著白衣,手持草藥赤檉柳。(17)眾寶觀音: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在彎膝上,身掛寶物。(1巖戶觀音:在山洞中打坐,欣賞水面。(19)能凈觀音:佇立海巖邊上,望海沉思。(20)阿耨觀音:左膝倚于巖上,兩手相交,眺望海景。(21)阿摩提觀音:三目四臂,乘白獅,身有光焰,天衣瓔珞,手持寶棍,怒目瞋容。(22)葉衣觀音:四臂,身披千葉衣,頭戴寶冠,冠上有無量壽佛像。(23)琉璃觀音:乘一片蓮葉,雙手捧琉璃壺,輕浮水面。(24)多羅觀音:直立乘云,合掌持青蓮花。(25)蛤蜊觀音:乘蛤蜊上,或居于兩扇蛤蜊殼中。(26)六時觀音:左手執摩尼寶珠,右手持梵筴,立像,常作居士裝束。(27)普慈觀音:頭戴天冠,身披天衣,立于山岳之上,為大自在之化身形象。(2馬郎婦觀音:右手持《法華經》,左手持頭骸骨,為民婦形象。(29)合掌觀音:合掌立于蓮臺上。(30)一如觀音:坐于云中蓮座上,立左膝,作飛行狀。(31)不二觀音:兩手重疊,在水中坐蓮葉上。(32)持蓮觀音:坐蓮葉,持蓮莖,常作童女或童男面孔。(33)灑水觀音:又稱“滴水觀音”,右手執灑杖,左手執灑水器,作灑水相;或作右手持瓶瀉水狀。 除三十三觀音外,中國民間還有大量各不相同的觀音,如自在觀音、不空羂索觀音、送子觀音、三面觀音、不肯去觀音、鰲頭觀音等等。 觀音變化形象之多,在佛教圣眾中可以說是獨一無二,這一現象本身也就是觀音菩薩最受萬民百姓崇信的證明。即是說,是因為萬民百姓最崇敬觀音菩薩,相信觀音菩薩,萬民百姓才創造了這樣眾多的觀音形象。 由此可見,觀音信仰在釋迦牟尼成佛之前就已存在,我們還可以從早年與佛教有關的經典中探尋若干依據(線索)。 正法明如來 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是法界宇宙的大慈大悲精神所化現,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悲心凝聚而成的,本是無形無相;他于本師釋迦牟尼如來成佛前已成佛,是微塵點劫前之事情,他是古佛中之古佛——正法明如來。正法明如來,亙古加持著整個法界宇宙,使正法放大光明、長存不滅。其實本師釋迦牟尼佛,往昔在因地行菩薩大道之時,于正法明如來正法的法運當中,曾作如來的上首大弟子,如大迦葉尊者一樣修持苦行法門。本師得蒙正法明如來教導及點化,逐漸修行向上增進,后得燃燈如來授記后身作佛。正法明如來,所教化的和菩薩摩訶薩無窮無量從亙古至如今,在法界宇宙無數的銀河系中,己培育出數不盡的菩薩摩訶薩成就佛果,是十方如來之師。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光世音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觀音菩薩等無數尊號無量化身,即是正法明如來,為不同眾生所應現之等流身。觀音二字,不是我等可隨便稱呼,應該要完全明白了解,觀音二字背后含攝的法界宇宙龐大功德及法力。若隨便在言談中稱呼觀音二字,會使各部護法善神不喜,亦從而犯了不必要的慢法之罪。 「OM VAJRA DHARMA」,咒句古梵文顯意是:「一心皈命正法金剛」「HRIH」是觀世音菩薩及其本尊阿彌陀如來之心印種子字!刚ń饎偂,就是觀世音菩薩在法界宇宙中的密號,是故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菩薩亦名「正法明如來」!刚魅鐏怼,即是正法光明,長存于永恒之意。明者亦表示般若智慧,亦是一切陀羅尼門,從陀羅尼門修學而徹底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圓滿,得證大般若智之謂;亦因斯大般若智而了悟法界全體法門,反得一切總持陀羅尼三昧,總合一切法門、攝持無量義理,如是便能下化法界廣大有緣眾生古梵文 「VAJRA DHARMA」,亦可詮釋為:「金剛法」。意謂十方三世如來所傳授之正法,堅固有如金剛寶一樣而不可被摧碎,反之金剛寶則能碎諸物。意謂十方三世如來所傳授之正法,內能破眾生見思二惑及無始無明,外則可摧毀非正法一切邪知邪見.持此心中心真言,密意則蘊藏具足「大悲十心」之功德,有如持《六字大明真言》一樣,日日得具菩薩六種波羅密多。 觀世音菩薩將其千手化為四十,普濟人天。四十手即千手精華,手手法器悲護蒼生、眼眼放光廣攝有情。四十手眼,具足息增懷降誅召六種密法功能;手中法器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這種功法由觀音菩薩所創,上承摩訶高顯廣眼藏如來(毗盧遮那如來)及釋迦牟尼如來;中傳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及龍樹菩薩等;下接唐開元三大士——金剛智、善無畏、不空及惠果、空海、智通、菩提流志、伽梵達摩、蘇哇羅等諸大師. 正法明如來,為了幫助眾生脫離苦海,于是帶果行因,倒駕慈航,成為了觀世音菩薩,一方面化身千百億,度于一切國土六道,他無剎不現身,是千處祈求千處應的一生補處最后身菩薩,能救度一切苦難,聽一切世界聲音,沒有一點厭倦,不辭奔波,毫無怨言,就連他的眼淚也化成了21度母, 一起度生.慈悲智慧不可思議.若有一眾生沒有成佛,觀音菩薩則依從誓言,決然不會成佛.在無量劫后,阿彌陀佛滅度,西方國土正法無人護持,觀音菩薩就會在當日下半夜成佛,名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運持西方極樂世界正法.另一方面,觀音菩薩本覺妙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又下化眾生,與一切眾生,同一悲仰, 自己身同眾生,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又幫助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說法,為一切眾生說法,大雄愿力無邊無量. 觀音菩薩一生都在為眾生奉獻自己,所以至今最被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