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
民間傳說
到了北宋,中國人又創造了新的關于觀音身世的故事。說是有位妙莊王,生了3個女兒,名妙因、妙緣、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齡,大女、二女高高興興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兒妙善死也不肯出嫁,執意出家。莊王大怒,把妙善趕出王宮。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為香山仙長。后來莊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親人的一只手、一只眼來作藥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犧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獻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親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動,便賞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為千手千眼的觀世音。
這個故事揉進了儒家的"孝"和道家的神仙思想(妙善修行為"仙長"),是儒釋道三教合流的產物
民間信仰
恰恰是這樣中國化和世俗化了的觀音,成為中國民間最流行的信仰。同樣,也是廈門民間最流行的信仰。把舊時那些觀音亭之類的小店都忽略去不算,現今廈門供奉觀音的寺廟就有30多處。廈門最大的寺院南普陀,是閩南最大也是全國有名的觀音梵剎。據說觀音誕生于農歷二月卜九,涅盤于九月十九,成道于六月十九。這三個日子廈門皆稱為"佛祖生"。每逢這三日,南普陀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香火之鼎盛,令人吃驚。
不僅僅在寺院,在廈門許多普通百姓的家庭,都供著觀音像,早晚一爐香。
觀音崇拜在廈門民間歷久不衰,實在值得思索。仔細想來.原因固然很復雜,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許許多多并不了解觀世音來歷的善男信女對觀音的崇拜,是一種對"善"的希望和追求
。 觀音菩薩妙難酬,清凈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無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阿彌陀如來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凈大海眾菩薩。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