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陀寺 中普陀寺 中普陀寺位于舟山北普陀和廈門南普陀之間,在東海之濱的溫州洞頭縣本島之上,與充滿濃郁海島氛圍的洞頭老城區和諧的連為一體,寺院依山而建,高低錯落,前后層迭,正門面對著素有“神州第一屏”美譽的半屏山主峰,左右群山環抱,綿綿密密。整個區域形成了一片環山抱水的天然避風港,是佛家修身養性好地方,也是俗家清靜休閑的旅游勝景。恰如清朝詩人王步霄所贊美:“海外桃源別有天,此間小住亦神仙”。 置身于其中,藍天、碧海、青山,寶剎、晨鐘、暮鼓,香煙、梵唄、經咒,都能啟人幽思,凈化心靈。溶入持戒修行的隊伍體念菩薩精神時,所有的人我是非、榮辱得失、甘苦辛酸、思怨仇結,都將化為天際的浮云,隨風而逝,留下的是對生命真諦的領悟。這種覺悟,就如一盞永不熄滅的慧燈,照亮我們的人生旅程,無論何時何地,不再迷茫。 中普陀寺沿襲古叢林營造方式,繼承傳統,以菩薩、聲聞律義為行處。以法華、楞嚴為研習根本教典。以凈土為指歸。以養老、扶貧、助學、辦學等慈善濟世事務為修道助緣。中普陀要求僧眾,于自則曰學為人師,行為示范;于他則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中普陀寺規劃占地111052平方米 ,規劃建筑面積17083平方米 ,綠化占有率76%。寺院分修學弘法區、修行區、綜合服務區三個主要區域,三期工程建設,總投資二億元,寺院整體格調體現唐代和明清建筑風格中,F在進行的是一期工程是弘法區的項目。己建成鐘樓、鼓樓、王天殿、圓通殿、齋堂、僧寮、戒臺、馬祖殿、財神殿等10000多平米,接下來將建設的是念佛堂、云水樓和海會塔等。 大圓通殿以木石結構為主,占地七百平米,高二十米,殿內供奉著由十三噸純銅鑄造而成,高九米的千手千眼觀世音坐像,兩尊坐高五米的普賢、文殊菩薩塑像,大殿可供五百人同時共修。 在政通人和的今天,擴建中普陀寺意義至為深遠。擴建后的寶剎將重點培養高素質的佛教人才,紹隆佛種,續佛慧命。并以佛教古建特色和恢宏氣勢,為百島洞頭增勝添彩,從而大大提高洞頭的文化內涵,為洞頭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開拓康莊,功德利益,贊莫能窮。 |